《白日梦》
艺术家: 郝铄
策展人: 薛冉

巴士底画廊
周二至周日
14H - 20H
地址
《白日梦》是一个通过探索梦境与现实的关系引发大众思考万物关系的当代艺术展览,本次展览为艺术家个展,作品类型涉及绘画和雕塑。展览于31/08/2021-05/09/2021在画廊La galerie du génie de la bastille向公众开放。我作为策展人,一直对梦境的研究颇感兴趣,此展览的诞生也是基于科学领域中相关理论的启发,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量子物理学家J. Robert Oppenheimer曾经提出一个经典的猜想:他认为最初的空间是没有时间这一维度的,世界仅仅由无数个片段构成,如果这个猜想正确,那么我们所经历的世界也许只是完整世界的一个片段,甚至只是真实世界的一个梦境。另外,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梦的解析》中也提到:人类显露在日常社交生活中能被感知到的意识不过是自己思想的冰山一角,绝大多数的观念和想法其实是被大脑隐藏起来的,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潜意识”。大部分时间里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有一个界限,当人类放松时,潜意识就会伺机与意识相混,我们所说的“梦”也就是这样产生的。此外,梦是把那些被压抑的欲望通过包装和拼接等方式组成新的内容,从而在不违背道德底线的情况下满足本能的欲望。所以,梦也体现了人类对欲望的追求。因此我时常思考,人类经常感觉到梦境中的信息与现实存在交集,或许这并不是偶然,也许梦境中有另一个你尝试与你沟通,沟通方式就是与现实世界相联系;那我们是否可以推断: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会被解构重组,继而以梦的形式出现;同时梦境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折射,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思考方式?又或者两个看似完全无关的事物其实早已布满了内在联系?
因此,我想在现实生活中构建一个消除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随意进行丰富的想象,尽情地宣泄平时被压制在心底的欲望。我也希望通过这些理论依据与猜想引导大众重新思考人类与社会,与世界的关系。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移動, 金箔, 石膏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

護身符、金箔、石膏、珍珠母、玻璃、心願